新聞分類
面對浩大的單排鍵教育市場,作為新生樂器的雙排鍵,如何被學員熟知、接受,進而將單排鍵的發展成功轉型到雙排鍵上呢?
在吟飛藝術中.心(東北)電子管風琴師資培訓5周年成果展示之校長論壇活動上,來自大連嘉藝藝術培訓學校校長滕菲,歷經五年的雙排鍵培訓經歷,向在座來賓分享了培訓機構從單排鍵成功轉型至雙排鍵的經驗。
單排鍵和雙排鍵同屬鍵盤樂器,兩者各具特色,相較于單排鍵雙手彈奏的特色,雙排鍵加上了上下兩排琴鍵和腳鍵盤演奏,配合強大的多聲部電子音色,一個人可以打造一個樂隊的演奏效果。滕菲校長提到,在教學中老師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這種樂器的優勢,讓他們產生興趣。

兩種樂器極為關聯而又相通,滕菲校長提出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分層訓練做好教學目的轉換。她提到對于一個有單排鍵基礎的學生轉學雙排鍵,前期只需強化手鍵盤從平面到立體的轉化練習,讓其適應雙排鍵的演奏,而后再著重訓練腳鍵盤的演奏。
單排鍵的表演形式較為傳統,而雙排鍵凝聚了重奏、合奏、獨奏等多種演奏形式。滕菲校長還提出,在單排鍵教學中,老師可以恰當地將雙排鍵和單排鍵的演奏形式嫁接起來,讓學生在演奏中親自感受兩種樂器的優劣,從而對雙排鍵產生興趣。她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利用單排鍵小組課堂教學改編雙排鍵樂曲至單排鍵重奏,引發學生對雙排鍵產生濃厚興趣而轉學雙排鍵的成功案例。

雙排鍵作為一種新興樂器,是音樂領域高科技催生的產物,具有強大的多功能和多元的藝術表演形式。滕菲校長提到在演奏教學中,可以充分發揮雙排鍵的多元表演優勢,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創造力。其間,她分享了在2016年參加吟飛電子管風琴東北地區大連站巡演中,將雙排鍵與中國傳統國粹川劇變臉相結合,呈現出的獨特新穎表演藝術的成功經驗。
滕菲校長結合實際案例的教學實踐分享,贏得現場來賓的一致好評。